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共有 91 个资讯
  • “激发人力资源动能,汇聚强国建设力量”。11月22日—23日,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深圳举办。大会设置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人力资源服务供需洽谈对接和展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招聘等重点活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挥更大作用。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新时代的“朝阳产业”,正在发展壮大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强调要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力资源大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底气厚足、前景广阔。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从业人员104.2万人,年营业收入超2.5万亿元。人力资源服务新动能不断形成,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催生了对人力资源服务的旺盛需求,人力资源服务业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人力资源服务业一头连着亿万劳动者,一头连着广大用人单位,是市场化就业服务的主要力量。2022年全行业为3亿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开展测评考试服务6700多万人次,培训3500多万人次,有效帮助劳动者提升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水平;为5200余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员招聘和管理服务,在推动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核心是促进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匹配,服务就业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要不断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服务力量,创新市场化就业服务模式,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健全完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促进求职招聘信息对接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就业合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人才发展离不开人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是人才流动、开发、配置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建平台、优环境、聚人才,必须要发挥人力资源服务的作用。要着眼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和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市场化引才聚才,通过“揭榜挂帅”等多种有效方式,引进高精尖等急需紧缺人才。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发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薪酬及绩效管理等服务产品,为创新驱动和自立自强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要建强产业集聚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才市场,打造创新要素和人才集聚高地,持续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大有可为。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人力资源服务支持力度,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重点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专精特新”发展;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业态,推动行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劳动者就业权益,深化“放管服”改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11-23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  为鼓励高校学生参军入伍,拓宽退役大学生士兵成长成才通道,教育部决定2024年继续实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专项计划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专项使用,不得调整为普通计划或其他专项计划,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招生单位应组织调剂接受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2024年全国“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20所普通高等学校承担(招生单位名单见附件)。各招生单位要因校制宜合理确定“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在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中予以明确并对外公布。  二、严格审核报名资格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在报名时应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和招生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考生报名资格审核。  三、严格执行招生政策  各招生单位要按照“自愿报名、统一招考、自主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3〕2号)要求,严格规范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录取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和招生质量。  开展“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工作的招生单位,须严格执行调剂政策及程序。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考条件,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所有调剂工作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招生单位直接改变考生志愿、调整计划类型进行复试录取,严禁招生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接收调剂考生。  四、加强指导监督检查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对本地区相关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重点加强对专项计划执行、考生资格审核、调剂组织、复试录取、信息公开等关键环节的检查,确保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规范透明、公平公正。  五、优化考生服务保障  各招生单位要将“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相关政策要求纳入本单位招生章程中提前公布,并充分利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和本单位网站等渠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咨询答复等服务保障工作。要提醒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网上确认前应到安置地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信息登记,避免因登记信息不准确影响后续确认和考试录取工作。要畅通考生申诉渠道,建立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对相关申诉及时回应处理。  附件:2024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教育部办公厅2023年10月24日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23-11-17
  •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时间:2023-11-16
  • 近年来,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开拓思路,主动作为,创新开展基层就业服务,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上海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织密“高效便捷”就业服务网上海市全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切实提升基层就业服务实效。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就业服务站点227个,覆盖112个街镇。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推动“服务圈”建设。根据基层需求,科学定位站点布局,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嵌入式设立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完善就业服务功能。统筹安排辖区内就业服务专员队伍,确保每个就业服务站点安排至少1名专(兼)职就业服务人员,鼓励社区就业服务站点配备志愿者协助就业服务人员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铁脚板”,依托网办平台,提供全市岗位信息和职业指导预约等线上服务,为站点建设和运营提供信息化服务保障。强化效果导向,全力发挥“服务圈”功能。实施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将服务网络末梢辐射覆盖全市社区,确保就业政策举措及时落地见效,切实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按需求布局服务、安排力量。因地制宜,立足社区服务阵地,线上线下服务手段并举,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服务,切实感知服务对象需求动态。强化任务导向,全方位做好“服务圈”工作。站点内提供就业需求排摸、就业岗位筹集、就业供需匹配、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援助帮扶、创业指导服务6项核心服务功能,及时掌握服务对象的就业动态,及时提供岗位信息,及时协助服务对象办理就业事项。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服务人员熟练掌握就业相关政策和相关协办业务,发挥专业作用。实现岗位信息一键应聘、就业政策一步获取、就业服务一站帮办,更高效地响应服务对象的个性化诉求,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贵州黔西南下足“三个功夫”打造“党建+就业”服务模式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就业,不断完善“党建+就业”服务模式,以优质公共就业服务提高群众获得感。始终在“高站位”上下功夫,构建“大就业”格局。把就业工作放在首位,作为各级党政主官“第一工程”来抓。向工作薄弱的村民组选派225个就业工作党小组增强力量。实行“平战结合、融合推进”的调度机制,常态化传达工作压力。精准性统筹工作进度,接续打造“稳岗就业”品牌。先后组织开展温暖留岗行动、暖心返岗行动、稳岗就业增收八大行动、服务务工群众“五心活动”,全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始终在“小体系”上下功夫,实现“全领域”覆盖。建立易地搬迁安置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51个,组建了1663人的就业指导员队伍,实现全州1291个村“1村1名就业指导员”。探索启动“人社+”村居标准化服务站建设,已投用157个,累计提供就业、社保等服务4.9万人次,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服务。建成县级零工市场9个、乡村两级零工驿站46个,日均服务420人次,日均提供岗位490余个,为群众灵活就业提供保障。始终在“暖民心”上下功夫,提升“好服务”成效。认定州级劳务品牌10个,获评省级劳务品牌5个、省级优秀劳务品牌1个,有效助推全州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稳定在70%左右。在“贵州技工”品牌下打造“黔西南技工”品牌,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设立驻外劳务协作站21个,建立党团支部8个,常态化开展异地稳岗就业工作,全州跨省务工人员动态保持在50万人左右。探索将务工群众中的带头人培育为劳务经纪人,依靠群众做好促进就业、带动就业工作。通过“发送一封慰问信”“召开一次座谈会”“送上一份慰问品”等,向务工群众送关怀、送问候。安徽旌德党建引领聚合力 促进就业开新局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立足服务职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同向聚力、深度融合。“党建+锻造队伍”,磨砺业务提技能。坚持支部带头、党员先行、党徽闪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党组成员带头为乡村劳动力提供政策宣讲、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创业帮扶等“一站式”服务,让就业服务更高效、更接地气。聚焦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组建党员先锋队,通过强学习、抓作风,着力打造一支政策通、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把各项就业帮扶政策贯彻好、落实好,为就业服务阵地插遍“红色旗帜”。“党建+拓宽渠道”,专项行动促就业。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服务效能。扎实推进建设“三公里”就业圈、“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联合镇村开展“暖民心 促就业”送岗下乡巡回招聘会,组织特色夜市招聘会,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党建+社会救助”,弱势群体来帮扶。提升党员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积极创新党组织及党员服务弱势群体方式,做好特殊群体兜底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对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党建+援企惠企”,精准施策助发展。紧盯产业发展需要,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切实为企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针对性、有效性的帮助。实地走访,面对面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为相关缺工企业点对点制定招聘计划,同时,向企业宣传实习见习、公益性岗位等政策,帮助纾解企业困难、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强化校企合作推进发展共赢。广泛开展校地合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建“三实”基地,为企业缺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山东禹城创新“一镇一市场”模式探索基层就业服务新机制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以“零工市场”建设为抓手,创新实施“一镇一市场”模式,形成基层就业服务新格局。系统化布局,一体全域“建起来”。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选址布局,选取交通便利、人员集中、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现有场地资源,经过整合、改造、升级或新建等方式,就近建成“零工市场”11处,实现镇街全覆盖。如建于创新创业孵化器内,便于高效对接工业园区内企业;建于党建综合阵地内,打造红色公益性零工市场。“一站式”服务,高效便捷“转起来”。引入7家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行专业化运作管理。严格落实“九有标准、六项服务”,划分综合服务、信息发布、就业洽谈、岗位培训四大功能区,设置农民工权益调解室、积分管理荣誉室等多个功能室,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跟进就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努力将“零工”变为“常工”。凸显公益性,无学历、无技能门槛的零工岗位,优先保障大龄、困难人员等弱势群体就业。联合多家保险公司推出“零工保”即时生效保险产品,免除双方后顾之忧。数字化支撑,信息匹配“活起来”。打造零工市场线上平台,建立求职登记和用工需求信息两个数据库,汇聚14万条城乡劳动者信息,提供劳务信息精准推送服务。引进推广“薪百灵”零工服务手机小程序,劳务双方可以实时“掌上”揽活招工。制发零工市场“电子地图”,市场地点、开放时间、服务工种、便民设施等信息一目了然,实现零工信息一地发布、全域共享。湖南新晃建“就业帮”驿站 破稳就业难题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积极打造“就业帮”人社驿站,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就业服务,为稳就业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助力。文创搭台,提升就业广度。深入挖掘“中国湘西黄牛之乡”民俗文化元素,创新打造就业服务文创IP“牛帮帮”形象,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宣传IP推广体系,形象直观展现就业服务人员“勤政、为民、务实”的良好风尚。按照“1+11+151”模式,在全县乡镇、村(社区)建成“就业帮”人社驿站163家,流动服务站3个,配备人社协理员210人,实现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就业服务圈。品牌赋能,提升就业温度。打造新晃“就业帮”人社服务品牌,推进人社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建设“‘就业帮’就业驿站+‘安薪之家’”项目服务点,以农民工安“薪”助力农民工安心,实现辖区劳动力稳定就业。服务增效,提升就业准度。精准信息归集“一套表”,建立全县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分类设计劳动者培训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意向调查表。办好求职招聘“一场会”,举办“职等初九”就业赶墟招聘节(每月初九),并与贵州省大龙经开区共建湘黔边界就业互联网。开通外出务工“一趟车”,春风行动期间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需求驱动,提升就业力度。加强职业提升保障,实施“菜单式、订单式、点菜式”就业培训,强化培训后就业跟踪服务。落实小微创业保障,创建“就业帮”返乡农民小微创业基地,一年内免费为创业者提供经营门面或办公场所。做好以工代赈保障,推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就近就业+劳务报酬发放”的以工代赈就业模式,吸纳带动农村脱贫人口、返乡农民工等就近务工就业,人均增收近万元。强化困难兜底保障,建立“一对一”人社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制定专门的失业转就业创业帮扶计划,实行分类销号管理,确保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青海格尔木提质增效抓服务 全力助推稳就业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人社部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服务,打造“就业管家”品牌,努力做好就业促进工作。党建引领树品牌。找准机关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打造“就业管家”党建品牌,组织动员干部职工争当就业管家。加强业务培训,每位“就业管家”做到受理资料“一手清”、回答问题“一口清”、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就业管家”36人,打造了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就业服务队伍。多点发力保用工。持续开展“就业管家”进企业、送服务、讲政策系列活动。面对面、点对点为重点企业解读社保减免、稳岗返还、社保补贴、房租减免等助企纾困政策,实现政策落实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组织“就业管家”带好企业需求、就业意向、招工帮扶3张清单进村入户、服务上门,采取“土办法”逐户摸查,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和求职意向,破解“招工难”和“求职难”。创新模式促招聘。动员“就业管家”变主播,深入企业录制“探店式”招聘视频,通过抖音直播间、望昆仑APP、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视频号等平台“直播带岗”,带领求职者现场观看企业生产、员工生活实景,现场连线求职者一对一释疑答惑,为广大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红色云桥”,提供“零接触、超时空、不打烊”的云端招聘服务。年内已录制就业管家送服务、讲政策等系列视频55期,通过抖音视频号、微信视频号、望昆仑APP等开展直播带岗68期,在线直播点击量突破10万人次。优化流程强实效。紧紧围绕就业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组织“就业管家”继续优化办事流程,压减办事所需证明材料,依托“青海省人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青海人社通”手机APP等线上平台,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全面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大力推行“不见面”服务,破解格尔木公共就业服务经办网点数量少、工作人员不足等困难,不断提升政策落实效率和经办服务质量。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人划线
    发布时间:2023-11-14
  • 权威解读《关于开展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的通知》,速看!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时间:2023-11-13
  • 为贯彻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医学论文写作水平和科研能力,搭建科研人员与医学名家、权威期刊沟通交流平台,计划于2023年11月在广州举办医学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提升研讨会,诚邀各单位积极派员参会交流。一、组织方指导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单位:卫人就业网北京欧耐特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单位:广东省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学术支持:《妇儿健康导刊》《中国国境卫生检疫》《中外医药研究》《饮食保健》《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二、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11月10日-13日(10日报到,13日返程)请参会代表11月10日12:00-20:00间至南国会酒店报道。地点: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三、研讨内容(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申报书撰写要点与建议(二)地方医院的科研定位、人才建设与区域领先发展策略(三)从编辑的角度谈医学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在审稿中常见的错误(四)医学科研与学术论文撰写中的医学伦理规范化(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中统计方法、统计表格的重要性(六)医学临床、科研单位与权威学术期刊社的公共关系四、会议征文参会人员可提前准备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一篇,会议期间可安排老师专门指导修改。优秀论文或文章可代为提交超星网申请收录(经专家审核后收录),或在卫人就业网科普栏目发布。(一)征文方向研究论文、综述、技术论文、信件类、评论类、病例报告、会议报告、科普文章等。(二)征文要求1.论文稿件要求1000~6000字以内,科普文章1000~2000字。摘要包括题目、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章要求原创,且未在国内公开发表。2.稿件请注明作者工作单位、姓名、职务或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3.稿件请用word格式排版,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标准字间距。4.投稿方式:请将稿件电子版发至aiyizhiyeguanli@163.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征文投稿”。5.截稿日期:2023年11月1日。五、日程邀请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科研专家,学术期刊社长、主编或编辑部主任等就主题内容深度交流,结合典型案例和实例分享等方式现场答疑解惑。11月11日《健康科普的选题与写作》赵芳红 北京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选题与写作》杜永忠 浙江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从编辑的角度谈医学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在审稿中常见的错误》刘冰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中统计方法、统计表格的重要性》张磊 环球中医药杂志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11月12日《医学临床、科研单位与权威学术期刊社的公共关系》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编辑出版视角的卫生(医疗)健康工作研究及论文写作与发表》詹洪春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党支部书记、总编《论文学术政策解读》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高职办《以妇儿健康导刊为例谈期刊收稿要求》吴雅君 妇儿健康导刊采编中心主任详细日程请以现场材料为准六、参会对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科研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临床医护人员,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等。七、费用及发票(一)费用1.会务费:2500元/人(包含会务、午餐、资料、场地设施等),由派员单位承担;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下方二维码缴费,缴费时请在付款说明中备注个人信息(姓名+电话)。2.午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住宿、交通费用自理。(二)发票发票由北京欧耐特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开具。收款账号:0200 2151 0920 0065 021开户名:北京欧耐特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南纬路支行八、报名方式请参会人员按要求认真填写报名回执表(附件),发送至会务组邮箱 aiyizhiyeguanli@163.com(传真座机010-83512818),我们将按报名先后传发《报到通知》。总联系人:张老师 13269312292(北京)郑老师 13711636013(广东)朱老师 13821169863(北京)学术联系人:王晨曦 17366542819高文娟 13651116653会务及酒店联系人:郑老师 13711636013(广东)附件:报名回执表.docx
    发布时间:2023-10-31
  • 第26届招聘会(青岛场)部分注册单位名单(具体参会单位名单以现场为准)温馨提示出行建议:11月4日 青岛天气阴,最高气温16℃,最低气温9℃,早晚温差较大,请做好防寒保暖工作。0102地铁出行:乘坐地铁11号线至“会展中心”站下车,B口出。公交出行:乘坐230路、382路、386路、606路、610路,至“会展中心”站下车,步行至展馆1号门。
    发布时间:2023-10-27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

    关注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新怡家园甲3号楼7层719室

    邮编: 100062

    客服热线:010-60687190(单位)
    010-67092931(求职者、院校)
    010-87160059(银龄医生)
    QQ:2263446724(求职者)

    客服工作时间:工作日9:00至17:00

    联系邮箱:zhaopin@weirenjob.com

    Copyright @ 2020北京卫人人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20025434号-1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0196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7091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1101012020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