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共有 299 个资讯
  • @高校毕业生  基层就业支持  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向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对毕业学年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  政策对象  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  政策内容  2023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参照国家助学贷款贴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  2023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按照有关规定,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2年,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吸纳就业企业  一次性扩岗补助  补贴对象  对招用2023届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至24岁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1个月以上的企业。  政策执行至2023年12月底。  补贴标准  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申领流程  各地可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主动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就业见习补贴 补助对象  对吸纳就业见习的单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用于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  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可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将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  聚焦人群  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需求,全年继续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  见习时长  一般为3-12个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不视为就业,见习期满后可按规定参照应届毕业生享受有关政策。  补贴申领  实施“1+1”见习补贴申领模式,不得见习结束后集中发放,在按月发放就业见习补贴基础上,对见习留用率高的单位结束见习工作后集中一次性发放差额补贴。社会保险补贴  小微企业招用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缴纳部分,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  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3-08-18
  • 政策性岗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开发政策性岗位,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稳定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促进市场化就业的同时,持续深挖政策性岗位潜力,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支持高校科研单位和项目面向高校毕业生设立科研助理岗位。在前几年成效显著的基础上,教育部今年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3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充分挖掘资源和自身潜力,积极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北京化工大学从2020年起,每年设置科研助理岗位不少于100个,覆盖本硕博不同阶段毕业生,今年设置岗位115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所承担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校企合作和各层次科研平台建设中,积极吸纳应届毕业生从事科研辅助研究,2022年,学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121个,其中聘任应届毕业生60人。四川今年8月底前计划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1万名以上。贵州支持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高校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2023年全省高校科研助理招聘不低于2600人。同时,教育部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作用,将扩大升学规模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统筹推进。各地也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发政策性岗位,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广东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总规模再创新高、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坚持促进市场化就业和拓宽政策性岗位多管齐下,全省累计统筹各类政策性岗位34.6万个,比2022年增加4万多个。河南将拓宽渠道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稳定大学生参军入伍规模,在义务兵征集和直招军士、军队文职人员招录中优先吸纳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院校毕业生。山东今年拿出国企新招聘岗位的60%面向高校毕业生,计划招聘2.3万多人。同时公务员招录稳定在8000人左右,事业单位招考稳定在2万人以上,基层服务岗位稳定在3万人以上。拓宽城乡基层就业空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近日,2023年新招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征,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基层一线绽放青春。基层是广大高校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是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渠道。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持续做好“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中央财政拟支持基层服务项目招募10万余名高校毕业生。一些省市还结合实际,在中央下达名额基础上适当扩大招募规模,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际发布“三支一扶”招募名额4.31万人,“西部计划”地方项目预计实施规模将超4万人,吸纳更多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今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等部门首次启动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将实施专项计划作为补充乡村医生的主要途径,要求乡镇卫生院应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乡村医生。该专项计划在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地方,各地加大基层岗位开发力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福建实施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募集发布计划,开发一批社区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广西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充分挖掘城乡社区岗位资源,多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上海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原则上2023年所有新招聘社区工作者岗位全部面向应届生开放。在相关部门着力拓宽基层就业空间的同时,高校积极宣传、着力引导,有效落实政策性岗位。暨南大学开辟专栏,及时发布公务员、选调生、“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推送,开展选调生特训营等专项训练营,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上海师范大学面向毕业生设立基层就业专项奖学金。在政策鼓励下,该校2023届学生中共有30名毕业生主动报名西藏、新疆专招基层就业项目,10余名毕业生报名参军。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速度在各类政策性岗位中,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是高校毕业生比较青睐的就业单位,在促就业、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要求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合理确定招录、招聘时间。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推进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招录任务。教育部联合人社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各地要尽快启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广泛推介招聘信息。要明确时间表,在4月份组织笔试,6月底前完成面试,8月1日前完成教师招聘任务。“前脚走出学校校门,后脚步入工作岗位。”为了促进广大考生尤其是高校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黑龙江对公务员招录工作全链条各环节进行梳理细化,压缩周期、优化流程、强化服务,6月底前已全部完成录用。宁夏全面加快招聘进度,采取增加工作人员、增加工作时长、增加面试场次等手段全面提升面试效率,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提前40天完成。2023年宁夏全区公开招聘岗位数与上年持平,应届毕业生可报考岗位达73%。贵州今年深挖政策性岗位数量超11万个,与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已完成公务员招录、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正在加快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招录工作,计划8月底前全部完成各类政策性岗位招录。湖北着力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提速提质,组织指导各地各单位提早发布招聘信息,尽早搭建考务平台,较上年提前50天举行全省统一笔试,连贯推进面试等工作,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统一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面试,更紧密衔接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3-08-18
  •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时间:2023-08-17
  •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各地工信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推动各级企业主管部门,举办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挖掘就业潜力,多措并举搭平台、扩岗位、稳就业。搭平台今年3月,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专场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一名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对一家机器人公司颇有兴趣。据他介绍,刚开始找工作时没有明晰的职业定位,是学校多次举办的招聘会让自己得以与不同企业深入交流,明确了就业方向。毕业生在北京2023届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专场双选会上求职。(受访者供图)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就业形势难点,各地积极搭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对接平台,力促毕业生与企业双向奔赴。也是在今年3月,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在湖南大学启动,33家专精特新企业与238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同步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职业指导、人才培养研讨会等活动,其中线上直播观看量超3.8万人次。为延伸招聘活动服务半径,湖南省还积极利用线上对接平台,组织线上招聘会,推动产业与人才对接“空中服务”。湖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百日招聘活动专区免费、随时发布招聘求职信息,为中小企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扩岗位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郭效勤说,中小企业在稳定和促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对接成功率,河北省开展了百日招聘直播带岗活动。启动当天,就有6所高校与26家优质中小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以订单就业、校企合作等方式为毕业生开拓岗位。6月底,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应届毕业生孙鸣扬在直播带岗网上宣讲会上找到了一份网络工程师的岗位。“招聘活动搬到了线上,面试、实习各项流程也都顺利推进。”孙鸣扬说。毕业生在石家庄市桥西区就业服务中心展位咨询就业政策。新华社记者冯维健 摄一些地区在强化岗位挖掘和供需匹配的同时,还持续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支持,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吉林省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招用2023届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照每招一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北京市经信局印发《关于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涉及人才引进、住房补贴等多项政策保障,进一步坚定专精特新企业及其优秀人才在京发展信心,提升企业急需人才供给效率。稳就业日前,“中小企业,职等你来”2023年中小企业大型公益招聘会在吉林省人才市场举行,23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管理、技术岗位3200多个。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用人单位既有装备制造业、信息与软件行业、科技企业,也有商贸零售和服务业企业。求职者蒋博是一名往届大学毕业生,经过两次考研失利后,准备先找一份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在现场,他看中了一家食品公司的销售岗位,经过初步面谈,达成了就业意向。线上对接、入校招聘、访企拓岗、入企体验……今年毕业季,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在中小企业和高校中火热展开。各地工信部门、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力,为青年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为做好稳就业工作,一些地区还同步开展线上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在湖南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湖南省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朱丽亚围绕“求职规划与定位”进行了主题授课,在线帮助求职者明晰职业路径、提高求职技能,直播间观看人数超4万人。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8-16
  • 政策性岗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开发政策性岗位,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稳定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促进市场化就业的同时,持续深挖政策性岗位潜力,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支持高校科研单位和项目面向高校毕业生设立科研助理岗位。在前几年成效显著的基础上,教育部今年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3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充分挖掘资源和自身潜力,积极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北京化工大学从2020年起,每年设置科研助理岗位不少于100个,覆盖本硕博不同阶段毕业生,今年设置岗位115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所承担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校企合作和各层次科研平台建设中,积极吸纳应届毕业生从事科研辅助研究,2022年,学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121个,其中聘任应届毕业生60人。四川今年8月底前计划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1万名以上。贵州支持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高校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2023年全省高校科研助理招聘不低于2600人。同时,教育部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作用,将扩大升学规模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统筹推进。各地也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发政策性岗位,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广东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总规模再创新高、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坚持促进市场化就业和拓宽政策性岗位多管齐下,全省累计统筹各类政策性岗位34.6万个,比2022年增加4万多个。河南将拓宽渠道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稳定大学生参军入伍规模,在义务兵征集和直招军士、军队文职人员招录中优先吸纳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院校毕业生。山东今年拿出国企新招聘岗位的60%面向高校毕业生,计划招聘2.3万多人。同时公务员招录稳定在8000人左右,事业单位招考稳定在2万人以上,基层服务岗位稳定在3万人以上。拓宽城乡基层就业空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近日,2023年新招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征,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基层一线绽放青春。基层是广大高校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是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渠道。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持续做好“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中央财政拟支持基层服务项目招募10万余名高校毕业生。一些省市还结合实际,在中央下达名额基础上适当扩大招募规模,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际发布“三支一扶”招募名额4.31万人,“西部计划”地方项目预计实施规模将超4万人,吸纳更多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今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卫健委、中央编办等部门首次启动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将实施专项计划作为补充乡村医生的主要途径,要求乡镇卫生院应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乡村医生。该专项计划在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地方,各地加大基层岗位开发力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福建实施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募集发布计划,开发一批社区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广西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充分挖掘城乡社区岗位资源,多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上海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原则上2023年所有新招聘社区工作者岗位全部面向应届生开放。在相关部门着力拓宽基层就业空间的同时,高校积极宣传、着力引导,有效落实政策性岗位。暨南大学开辟专栏,及时发布公务员、选调生、“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推送,开展选调生特训营等专项训练营,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上海师范大学面向毕业生设立基层就业专项奖学金。在政策鼓励下,该校2023届学生中共有30名毕业生主动报名西藏、新疆专招基层就业项目,10余名毕业生报名参军。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速度在各类政策性岗位中,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是高校毕业生比较青睐的就业单位,在促就业、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要求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合理确定招录、招聘时间。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推进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招录任务。教育部联合人社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各地要尽快启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广泛推介招聘信息。要明确时间表,在4月份组织笔试,6月底前完成面试,8月1日前完成教师招聘任务。“前脚走出学校校门,后脚步入工作岗位。”为了促进广大考生尤其是高校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黑龙江对公务员招录工作全链条各环节进行梳理细化,压缩周期、优化流程、强化服务,6月底前已全部完成录用。宁夏全面加快招聘进度,采取增加工作人员、增加工作时长、增加面试场次等手段全面提升面试效率,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提前40天完成。2023年宁夏全区公开招聘岗位数与上年持平,应届毕业生可报考岗位达73%。贵州今年深挖政策性岗位数量超11万个,与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已完成公务员招录、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正在加快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招录工作,计划8月底前全部完成各类政策性岗位招录。湖北着力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提速提质,组织指导各地各单位提早发布招聘信息,尽早搭建考务平台,较上年提前50天举行全省统一笔试,连贯推进面试等工作,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统一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面试,更紧密衔接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3-08-15
  •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时间:2023-08-15
  • 为充分挖掘三级医院优秀退休医务人员(以下简称老专家)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促进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建立老专家定期援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起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项目,选取辽宁省、吉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9个试点省(区、市),动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属管医院的老专家前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帮扶。  近日,依照统一安排,2023—2024年度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启动,并已完成受援机构需求申报工作。根据统计汇总,共申报受援机构82家,申请需求老专家168名。其中,西医类型医院64家,中医类型医院18家;申报专业44个,其中西医类专业34个,中医类专业10个。西医类专业需求数量前3名分别是康复医学、心血管内科学、妇产科学。中医类专业需求数量前3名分别是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中医针灸学。  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至今已连续开展了2年,深受受援机构和当地老百姓好评。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3-08-14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

    关注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新怡家园甲3号楼7层719室

    邮编: 100062

    客服热线:010-60687190(单位)
    010-67092931(求职者、院校)
    010-87160059(银龄医生)
    QQ:2263446724(求职者)

    客服工作时间:工作日9:00至17:00

    联系邮箱:zhaopin@weirenjob.com

    Copyright @ 2020北京卫人人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20025434号-1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0196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7091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1101012020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