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慕辛教授 躬耕中医药三十载 培育杏林满园香

发布时间:2023-02-06 16:00:00
本网所发布的资讯、公告类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她潜心中医药教学工作近三十载,专注党务工作十余年,多年来将党务工作和专任教师“双肩挑”,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深受学子爱戴;她不忘初心、铸魂育人,引导学子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她潜心科研,不断创新,获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龚慕辛教授。

 

耳濡目染,童年时心底埋下医学“种子”

笔者:什么原因促使您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

龚慕辛:主要是高中班主任和父亲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受到母亲职业的影响。我的父亲是一位铸造方面的总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外科护士。母亲平时工作非常忙,身体又不是特别好,家里子女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父亲身上。记得小时候,父亲买回来活鸡,一边手里忙活着,一边还对我说,“生命多奇妙,你看鸡的肋骨,它天生长出的形态就能把心脏、肺这些内脏保护起来。”我当时就想,父亲不是医学专业,还能有对生命的赞赏。父亲还很敬重母亲的职业,时常给我讲起母亲工作中的故事。一次,母亲为一个从高处跌落的孩子处理伤口,平日里看起来柔弱的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用镊子一粒一粒地将碎石子、沙子从孩子头部的伤口处清理出来。童年时期的耳濡目染,使得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对医者的崇敬,很早便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高中时,我属于理科生中又比较喜欢文科的学生,我的古文学得不错。要填报高考志愿了,班主任汪桂莲老师认为我喜欢传统文化,适合学中医。父亲觉得我不太擅长同人打交道,“那就学中药吧,主要在实验室里工作,可以同物打交道。”就这样,我选择了中医药专业,这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锲而不舍,三次考研终上榜

笔者:能同我们分享下您的求学经历吗?

龚慕辛:我的本科时光是在北京中医学院度过的,当时在中药专业,选的是中药制药方向。大学最后1年,原本已经被推荐免试读研究生了,结果临近考试前3天,才被告知这一批推荐免试的学生都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读研。由于备考时间太仓促,我们那一届没有一个推荐免试的同学通过考试。

毕业后,我回到老家,在基层医院当了一名中药师,负责在药房里调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从3年基层的实践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还需要继续学习,就下定决心要考研。考研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把毕业那次考研算作第一次的话,之后我又考了两次才考上。几经周折,我终于在1993年,考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机缘巧合,我在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做了一名老师。2001年年初,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我成为一名“首医人”。2006年,在忙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响应学校的号召,又考取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桑梓情深,最忆是师恩

笔者:在中医药专业领域,哪些人对您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

龚慕辛: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位是本科时教我中药学的常章富老师。当时,我是中药学的课代表,同常老师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常老师的课讲得特别“活”。常老师在学校里教书的同时,也在医院出诊。他讲授知识的时候,经常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点也总结得非常到位。考研过程中,常老师也给予我很多帮助。考研失利时,他鼓励我别放弃;考研成绩出来后,他又积极帮我联系合适的导师。

另一位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我的硕士导师朱甘培老师。朱老师本身是学生物学专业的,研究药用植物,对我最大的锻炼就是完全放手让我做。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要靠自己解决,还要经常向人请教。这对于原本性格内向的我来说,确实是个挑战。也正是在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还有一位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智民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我考博的时候,研究方向从制剂跨到中药化学,是王老师给了我读博的机会。包括后来我做关于吴茱萸汤的研究,都是在王老师那里研究的延续。

从三位恩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应有的样子,更加理解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深刻内涵。如今,身为教师,我也在追随他们的脚步,希望能够言传身教,给予学生们更多的知识与关爱。

 

有教无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笔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哪件事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

龚慕辛:记得有一年,我同时承担本科和专科学生的教学。一次在课堂上,有个专科班的学生主动提问说:“老师,您刚才讲的栓剂特点,我突然想到,像妇科的肿瘤是不是也可以用栓剂进行治疗呢?”大家普遍认为,本科生比专科生基础好一些,但是这位专科学生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教育应该“有教无类”,作为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际上,很多原来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出色的学生,毕业后也有很好的发展。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笔者:在学生的成长路上,您是如何给予引导的?

龚慕辛: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师者所有外在的努力还需要学生内化、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本领。我们教师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上能做的只是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向积极的方面影响和激励学生。

我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有时学生的作业会被退回返修三四次,小到标点、错别字,大到回答不妥当的地方,都要修改。实验课上,我也会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的步骤,严谨地按照操作手册来做,一般第一次我来示教,第二次学生自己做,第三次就进行考核。下次课,我还会对上次的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做得好的地方进行总结,目的是强化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锻炼规范操作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首先要自己先做到。每个假期,不论是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还是研究生开题,我都会让学生广泛查阅文献。而我只有比学生看得多,才知道他们到底看没看,看得够不够。通常一个假期就要看很多文献摘要。虽然不是每个细节都知晓,但是通过摘要就能了解到学生是否看全。如果学生准备不充分的话,我会把下载的文献摘要标注后分类提供给他们,告诉他哪些地方没查到。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

有时,学生们不太理解,会觉得我太严苛,但是等他们工作以后才真正认识到,老师这样做是对的。有位研究生工作后跟我说,“老师,上学的时候您就经常跟我说要提高效率,我始终没改掉拖沓的毛病。现在工作了,自己经常加班,才后悔当初没听您的劝导。”我现在也经常把这件事分享给我的学生们,勉励他们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学生心里有“疙瘩”时,我经常会找他们到我办公室单独谈心,往往在严厉批评后再加以真诚的鼓励。我觉得上大学、读研究生这个阶段,是最好的奋斗期,应该全力投入。尤其是女生,未来还要经历结婚生子,承担更多责任,干扰事业发展的因素会更多。如果这个阶段没有把握好自己,丧失进入更高平台的机会,把时间白白浪费掉,非常可惜。

在学院学生求职的时候,我会帮助他们做职业指导。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我考取了全球职业规划师、劳动部职业指导师资格,可以从专业角度对学生们进行测试并解读,再结合他们的个人特质,以及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进行职业选择。我觉得,人有多重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但对于什么是该做的事,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我自己而言,很欣赏一句话,“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做大事,那么就怀着大爱做些小事。”

 

“点燃”学生兴趣,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笔者:您认为当今的大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龚慕辛:我觉得做一名好老师,首先一定要把课讲好。当老师要靠自己来“修行”,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们查阅信息更便捷,老师就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其次,要“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真正能跟着老师思路走的学生,最多三分之一,那剩下的学生怎么办?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好奇心去感染学生,“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拓他们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人成才,成为各具特色的人才。再次,培养创新精神,课上要给学生“留白”。作为老师,不要在课上繁说细讲,应当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不同基础的学生回答是不同的。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设定一个高度,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同时,对于创新精神的理解,也不应过于狭隘。不一定只有产生智慧的火花才是创新能力,如果对一个具体问题能有些新的解决办法,也是一种创新能力。毕竟我们培养的学生最后走上社会,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劳动者,但是普通劳动者也需要这种创新能力。

 

不能用一种医学的长处来否定另一种医学

笔者:自西医进入中国以来,中医和西医就一直存在争论。您对中医怎样理解呢?

龚慕辛: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不仅是治病的学问,它天生就具有哲学的内涵。在现实社会中,中医在处理人与人、人与外界、人与自我的关系等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中医讲求凡事要适度,就是“中”。比如,中医治病的时候会告诉患者,吃了药病好了七八分后就不能再吃了,需要靠身体天然的调整恢复正常。我觉得,这里面就蕴含着哲学层面的认识。中医认为,疾病就是一种不平衡,经过调整达到平衡就可以了,不必要非把病菌消灭。

中医治疗疾病是“一人一方”,在中医里有“同病异治”,也有“异病同治”。比如,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都患了风寒感冒,但由于患者体质、生病的季节、所处的地域不同,用药也不同。所以对于中医,很难全用现代科学的“实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实际上,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用一种医学的长处来否定另一种医学,中西医的融合能带给中国百姓最大的福祉。

 

将中医药事业传承好、发展好

笔者:入行近30年,您怎样看待中医药?

龚慕辛:我觉得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越学越觉得宝藏丰富。不仅仅是理论上,还有治疗疾病的药物及方式,甚至包括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就像我现在研究的吴茱萸汤,实际上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里的一个经方。当我们用现代的医学理论去阐释它的时候,会发现古代先贤,在当时没有病理学、化学这样一些现代学科的背景下,仍秉持医者仁心、躬行实践,对疾病的认识、用药的方式方法却达到非常精准的程度。可能短短两三行字,仔细琢磨,都有非常深刻的道理。我在大学的时候也学过《伤寒论》,但在做过研究后,又会有很多新的体悟。中医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将中医药事业传承好、发展好。

 

把控品质,让中医药走出国门

笔者:可以给我们介绍下您目前进行的研究吗?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启发?

龚慕辛:我觉得做中医药领域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传统中医药蕴含的科学内涵,先阐释清楚原理,再进一步优化。以我目前在做的吴茱萸汤研究为例,吴茱萸汤是治疗虚寒性偏头痛的经典方剂,在我国已经有近两千年的使用历史,不仅中国人在用,日本人也在用。我们研究团队经过动物实验筛选优化出吴茱萸汤中的有效成分很难被吸收入血,在脑中分布也很少。一般的观点会认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定量才能起效,如果进到血液中很少,更难进到脑当中,怎么能治疗偏头痛呢?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吴茱萸汤可以通过作用在肠道,升高血液当中的神经递质,再抑制三叉神经节中与痛觉敏化相关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治疗偏头痛。原理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标准化的工作。即便每味中药的克数相同,由于药材的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不同、炮制方法不同,也会导致药效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制药的时候,进行科学的优化,确定每味药有效成分需要达到的标准。把控药材品质,才能保障中医药走出国门,在国际上真正得到认可。

 

促进中西医结合,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笔者:谋划好“十四五”发展蓝图,在学校迈向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学院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龚慕辛:学校擘画了“十四五”发展蓝图,中医药学院也制定了学院的建设发展规划。在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上,医、药是不分家的,像张仲景、李时珍等医学名家,都既是医学家,又是药学家。未来,学院将充分发扬医药融通的传统,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上,让学中医的同学通晓药理,让学中药的同学也打好坚实的中医基础,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上,利用丰富的临床资源,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争取在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及中医药的基础研究方面作出新突破,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调动更多老师,一起倾心培养学生

笔者:多年来,您都是党务工作和专任教师“双肩挑”,还曾是学院承担授课门数和课时量最多的教师。您是如何做到兼顾教学、科研,同时又做好学院的管理工作呢?

龚慕辛:每当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多时,我就会想起父亲曾经说的,“人干不同的事情就是一种休息”。比如,我忙完行政工作,再去做些教学方面的准备,换下脑子就是休息。我很喜欢给学生上课,当自己特别累的时候,我会首先选择备课来缓解疲劳。我一直相信教学工作是,教师有一分用心投入,学生就会有一分长进。在我看来,行政工作对于教学科研也是有促进作用的。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限的,而作为一名学院的管理者,可以调动起更多老师的积极性,一起倾心培养学生。

 

沉下心来,甘坐“冷板凳”

笔者:新征程新挑战,您对从事中医药领域研究的青年教师有哪些期待?

龚慕辛:生命科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想要做出真正的大成果,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希望青年教师能够沉下心来做科研,甘于坐“冷板凳”。研究时不能避重就轻,什么热门就做什么,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解决的不是真问题。要树立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直面领域内的最根本问题,解决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要觉得难题像大山一样高就畏难,哪怕把大山撬下一块碎石来,那也是解决真问题。


内容来源:《中国卫生人才》

作者:姜俊吉



分享
中华预防医学会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直属联系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因工作需要,现公开招聘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人员1名,具体要求如下: 一、岗位职责及应聘条件 (一)岗位职责 1.从事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继续教平台建设、课程开发、项目管理、督导评估和统计上报等工作; 2.

关注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新怡家园甲3号楼7层719室

邮编: 100062

客服热线:010-60687190(单位)
010-67092931(求职者、院校)
010-87160059(银龄医生)
QQ:2263446724(求职者)

客服工作时间:工作日9:00至17:00

联系邮箱:zhaopin@weirenjob.com

Copyright @ 2020北京卫人人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20025434号-1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0196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7091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1101012020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