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及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主要针对肺癌开展转化研究工作,包括肺癌发生和耐药机制,肿瘤微环境与靶向和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癌生物标记物等研究方向。现诚聘海内外博士后及科研助理,本招聘长期有效,欢迎加盟!
课题组长:王凯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 Cancer Letters杂志编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试验和伦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委员。目前主持国家新药创制重大课题 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青年科技奖等奖励。现已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近五年作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在STTT、Nano Today、J Clin Invest、Advanced Functional Martials、Small、Cancer Lett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2101012
课题组主要成员:
陈炜钰:研究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纳米疫苗研发、多功能纳米药物及影像示踪剂开发。已发表SCI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 Commun,Adv. Mater.,Acs Nano,Adv. Sci.,Small,EJMNNI,J Control Release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2篇。现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重点在内3项基金。
耿妤: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并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纳米载体的设计与合成、靶向纳米药物的制备、纳米药物的体外毒性及机理、纳米药物在细胞内的传输过程、纳米药物的体内的靶向性能和药效等。至今共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包括Journal of Control Release, Biomaterials Science,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
许磊:研究员。2015至2019年就读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Helmholtz-Zentrum Hereon)、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流动站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仿生递药载体的设计与精准诊疗。至今共发表SCI论文6篇、论著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包括Acta Biomaterialia, Biomaterials Science等。
徐志勇: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肿瘤血管生成及对肿瘤转移、肿瘤微环境调控和免疫治疗的影响。就肿瘤血管异常化,提出靶向肿瘤内皮细胞磷酸酶SHP2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途径和具体调控机制。至今共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包括共同)发表论文2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Cancer Letters等。现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3项项目。
许云: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免疫,哮喘、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机制研究。深入研究了树突状细胞参与过敏性哮喘的过程,并针对EGFR-TKI治疗耐药,建立基于三个耐药相关基因治疗预测模型,评估耐药后患者对化疗和免疫检测点药物治疗的敏感度。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ancer Letters和Cell Research等杂志发表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共4项。
主要研究方向
1.肺癌的发生与耐药机制;
2.肺癌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生物标记物和耐药机制研究;
3.研发新型智能纳米药物运输及纳米疫苗系统;
4.肺部感染疾病的药物递送相关研究。
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博士后岗位
(一)应聘要求
1.年龄不超过32周岁;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基础,有肿瘤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纳米材料、化学合成等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
3.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篇以上(在国际高质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或在国际顶级或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4.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创新意识,有团队合作精神;
5.流利使用英语阅读科学文献及沟通科学问题,具有较好的写作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薪酬待遇
1.工资+绩效(不低于40万/年),另享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职工同等的文章、专利、项目等各类成果奖励;并享受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相关福利待遇(可优惠租住博士后公寓);
2.享受五险一金,个人户口、配偶随迁、子女上学等事宜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3.在站可享受浙江省、义乌市、浙江大学及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博士后的相关政策;
4.支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与地方的科技项目和博士后资助项目。
(三)工作内容及出站考核及要求
1.结合课题组科研方向和自身专业背景,拟定科研内容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2.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高质量刊物论文1篇或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高水平论文2篇其中有1篇为本学科国际主流刊物论文;
3.协助指导研究生学习、配合导师开展科研项目。
二、研究助理岗位
(一)应聘要求
1.积极进取,性格开朗,善于沟通交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需生物、基础医学类相关专业本科或硕士毕业生,有较强的分子生物学科研能力;
3.责任心强,做事耐心、细心;
4.能够熟练应用Office等办公软件;
5.本科或以上学历,有兴趣从事科研工作的申请者优先。
(二)薪酬待遇
基本年薪本科9万、硕士11万,奖励另计,其他面议;享受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工会福利;按规定享受节假日;按义乌市政府政策享受购房补贴;提供杭州、上海等地顶尖科研场所学术交流与进修机会,支持在事业与学历上的提升。
(三)工作内容及出站考核及要求
1.协助管理实验室的日常运转,包括:试剂及耗材订购、财务报销、仪器设备维护等;
2.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与课题研究。
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含教育及工作经历、代表性学术论文、奖励、研究方向等)或能体现个人能力的相关资料发至邮箱:kaiw@zju.edu.cn,并将主题注明“博士后申请/科研助理申请+本人姓名”,对于符合要求并通过初审者,将会发出面试通知。招聘启事在岗位招满前有效。
单位简介: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以下简称国际医学院)是由浙江大学负责办学和管理的二级学院,由浙江大学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殖医学家黄荷凤任国际医学院院长。厚积浙江大学百年办学特色,国际医学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双一流”建设部署,依托与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三院一体”的发展模式,旨在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探索引领新医科的“在地国际化”,开启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征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是学校直属的综合性附属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省级综合三甲医院,规划床位4300张,在2021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A+的优异成绩,是全国最年轻的A+级医院之一。
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作为科研支撑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已获批首批浙江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未来病理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现已经投入使用。现有十余名青年PI组全职加入,初步打造了一只国际化,前沿性的研究队伍,开展高水平的临床转化和前沿性的多学科合作。将建成包括显微成像、基因测序分析、流式细胞仪、药物和纳米药物筛选、病理分析的公共技术平台和PI实验室,研究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为科研支撑。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新怡家园甲3号楼7层719室
邮编: 100062
客服热线:010-60687190(单位)
010-67092931(求职者、院校)
010-87160059(银龄医生)
QQ:2263446724(求职者)
客服工作时间:工作日9:00至17:00
联系邮箱:zhaopin@weirenjob.com
Copyright @ 2020北京卫人人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20025434号-1 ICP经营许可证京B2-2020196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7091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11010120200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959号